園丁喜歡看書,看閒書,家中四人,浮沉書海,遊書局勝蕩商場,放眼四周,玩機者眾,追劇者迷,不識書香,唯吾亦不能盡數讀書之樂趣,見今人迷失於為學之道,巧閱一文,略解讀書之目的,願與小園丁分享共勉.
讀書的目的 (轉載自國語日報 2007/11/07 家庭版)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成長班裡,年輕上進的媽媽有時難免把勤儉持家、錙銖必較的精神運用在養兒育女中。當然,媽媽們最在乎的還是孩子的成績;面對孩子的分數,增一分則喜,減一分則憂。
一個年輕媽媽利用下課空檔問我:「老師,我該怎麼樣督促孩子的課業?如何讓他們考高分?」其實,她的孩子課業一向平穩,保持在班上前十名內,放學後也參 加才藝等補習課程;我認為,再多一點壓力會讓孩子不堪負荷。於是,我既安撫又好奇的說:「孩子的成績已經不錯啦!你為什麼要那麼在乎分數呢?孩子能理解並 融會貫通書裡的知識,就十分足夠了,其他不要擔心太多……」
這個用心良苦的媽媽說:「老師,你不知道啦!孩子分數高,才能考進好的高中,上好大學,將來才會更有競爭力,更有賺錢機會呀!」
教課的工作,不但給我許多聆聽年輕父母心聲的機會,感受他們的徬徨、焦慮,也覺得自己像是「不知民間疾苦」的傢伙。
聽完她的回答,我訝異的問:「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怎麼不知道?」年輕媽媽用表情回答我的疑問。這時,上課鈴聲結束了我們的對話。
幾星期後的某一天,那個媽媽用充滿挫敗的語氣對我說:「老師,最近新聞報導說,有些大學生為了做直銷,決定休學。這些學生說,若好好工作,現在每個月就可以賺很多錢,為什麼一定要念完大學?」
她困惑的問我:「聽到這則新聞時,我第一個想法是:這些孩子怎麼可以放棄學業,對不起父母、老師和學校的栽培和期許?我又想到平日常教訓孩子:『讀書就 是為了以後可以賺大錢』,所以,若孩子未來為了高薪而放棄學業,我真的會無言以對。老師,我該怎麼對孩子說?讀書若不是為了賺錢,到底為了什麼呢?」
看著這個用心又無從著力的媽媽,我焦急起來:「你的問題不在於該對孩子怎麼說,而是你覺得一個人讀書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呢?」
知識厭食症
可能我是家人硬從鬼門關前搶回來的孩子,所以對我能繼續活命的奇蹟,除了感恩外,就不敢多一分苛求。在我的記憶裡,父母未曾對我成績單上的分數指指點 點,也沒讓我見識過補習是怎麼回事。只有在我把零用錢完全奉獻給書店,造成搬家書滿為患的情況,稍有微辭。因此,「知識」成了我生命的必需品;「分數」反 而是個模糊不清的抽象名詞。
現在年紀老大,認真回想父母對我的縱容,其實應該不是單純心疼體弱多病的孩子,而是有教育家遠見的他們,知道讓孩子永遠保有追求學問的熱忱、喜悅,才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呢!
放眼看看臺灣,目前已脫離求學階段的成人,在過去念中小學的黃金歲月裡,受大小考的煎熬;在求取學位的階梯上,痛苦的攀爬。難怪,當踏入社會,有權選擇不看書時,他們就得了「知識厭食症」,可以立刻把書拋開;一旦提到書或看到書,就對精神食糧倒盡胃口,望之生畏。
他們寧可強忍腦內知性追求的飢渴,也不願意拿起書來閱讀。結果這群原本受大力栽培的精英分子,逐漸學會忽略性靈,習慣腦子空乏,使「病情」加重,不自知 的患了「知性匱乏病」。可想而知,他們是因為覺得自己終於過五關斬六將,通過層層考關拿到學位、文憑,讀書的目標已經達成。至於為什麼要讀書,他們心中還 是一片迷惘。
求知的思維
人類腦內的神經元,就像是一張純潔無瑕的紙,它最初沒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任由外在環境的教養、文化、風潮,一次次的形塑、建構思考網路,才形成最後屬於個人的思維、價值觀、道德感,然後用這些積累的元素來展現生命。
當讀書的目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求學的目標是為了賺錢,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求利時,「利益擺中間,道義放兩旁」自然像雪球一般,滾出不可遏止的風尚;寡廉鮮恥、急功近利、口是心非這類低鄙的行為、觀念,無形中成為引領社會的主流。
讀書的目的在培養「將軍額上跑馬,宰相肚裡撐船」的眼界,使人具有智慧、氣度,EQ 和 IQ 集於一身。當大家都如此認知,孩子的分數縱使像股市波瀾起伏,也能以平常心看待。如果,人類追求知性的思維,少了功利,多了心靈境界的追求時,自然少了隨波逐流的焦躁,多了幾分從容;在書香世界裡,更能品味字字珠璣的智慧,意會人類文明的啟示,修養身心。
認真讀書,其實並沒有錯。問題是,「讀書」對你而言,原始的目的是什麼?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7/11/07 家庭版
我個人認同{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不過讀書不只一個目的的,增加知識,令自己的心生變得更加充實.不過,分數高就是有知識,我唔太認同.有好多學校的exam,test都只是完全test一些課文中的,根本就唔可以把學會的知識運用,只要學生真的是有溫書,有背書,成績就一定不會太不理想.但成績好有咩意思呢?成績好,人格都唔一定好,做事態度不一定好.但我不知道為何大部分人都係用成績去定人生死.成績不好,都唔係無用的人,何況有一些的老闆認為一些無大學畢業比一些大學畢業的學生更有心去打工......所以我認為讀書不一定要好成績,有學到知識,比好成績更重要,和我們要陪壤一個良好的品格...................
回覆刪除今天看到明報 JUMP 招聘版,提及香港HSBC 招聘見習行政助理,主修什麼科目尚是其次,相關的入職條件:
回覆刪除1. 具品德,操守,充份自信,談吐得體,有說服力
2. 良好人際關係,喜歡與人相處
3. 有服務熱誠,推動力,復原能力,敢於接受挑戰
4. 具商業頭腦
5. 有領導才能
6. 有求變精神 (如具創意更佳)
讀書不是一切,証書亦不能保証你覓得一份好工.要怎樣做,自己細心考慮一下.
讀書我覺得不單只係求知識 為了將來賺更多錢. 我們在求學期間,認識不少朋友, 學會責任心,可能學到課外學不到的東西
回覆刪除而且在學校和在社會工作十分不同, 出來社會可能不單只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其中,而且也要有好的人際關係等不同要素.
不要因為我們自己考得好便驕傲,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還未學到.
例如一些技術上例如 如何維修一個櫃 或者 甚麼火牛 等 這些 不是書中可以讀到
其實最緊要是要問心 自己有沒有用盡自己的努力去讀好書 這樣 即使考得不好 也問心無愧
首先,就我個人觀點,我不認同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讀書是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吸取應有知識,擴闊自己的視野,不是單單的為了賺錢,如果我們讀書只是為了賺錢,那就太可悲了,打個比喻;假如旅遊只是為了到達目的地而沒有細心欣賞途中的風景,那不是沒有意義的一趟嗎?就像我們學習一樣,要享受過程而不是計較結果。另外,學校就像一個小社會,學生要學習如何跟別人相處,與人的溝通技巧等,這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回覆刪除讀書,是為了學知識的,至於分數,讀得書多,知道的東西愈多,得到的分數就會多。當然,讀書也是為了將來能找一份好的工作,而在找工作的前提,你要有相當的學歷,老闆看重你才會聘請你。讀書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試想想,一個沒有讀書,沒有知識的人,就會什麼東西都不知道,讀書除了讓我們學到知識外,我們還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老師會教我們很多關於他們的經驗,讓我們知道,當我們以後到社會做工的時候,要注意那些事情,這些東西,如果你沒有讀過書你是不會知道的,就像新的334學制一樣,新的通識課程教我們要多角度思考,這樣將來我們在社會上,也會懂得要以多種方法處理問題,每個問題都不只有一種的解決方法,沒有什麼難題是我們解決不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讀書!
回覆刪除我覺得讀書第一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第二才是為了賺錢。不過,最重要的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我們從學習中學到些什麼。因為往往我們能夠在學習中做人的道理、良好的品格及處事態度等等的東西,將來在社會中應用出來。而這些東西我們不能用金錢來購買。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以免將來令自己後悔。
回覆刪除至於分數,雖然重要,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會有失手的時候。我覺得只要知道自己錯左什麼地方,然後再加以改善及努力,我們也不必太自責,以免影響第二次的考試/測驗。但我們也不能連一點壓力也不給自己,因為這樣我們便沒有進步,只會退步。所以適當的壓力一定要有,而且我們需要訂一個目標給自己。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讀書真的好處多多,概可以增進知識,擴闊視野,以可以培養和發掘自己的興趣,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逢周六、周日,有很多愛書之人也喜愛到書局和書店「打書釘」並且看一看有沒有一些找尋已久的心頭好或是一些特價的和剛到的新書,然後大量「入貨」。這些書迷往往會逗留在書局整整一天才願意慢慢離開。對於這些書迷,我心裏不禁讚嘆!因為他們所看的書類別+分廣泛,並非單一的內容。你可能會對這些文化人所看的書而感到十分好奇:「他們究竟愛看那類型的書籍呢?」而事實上,他們可說是甚麼書也喜愛閱讀,唯一比較特別的是他們不太愛讀小說,不知是甚麽原因呢?真是使我感到十分好奇,不知大家有沒有打書釘的習慣呢?
回覆刪除葉倬名4A(22)
現今社會上,很多人都被功名利碌沖昏頭腦了,大家都認為讀書的目的就只有賺錢。其實人生苦短,就如電視劇主角所說般,一生人中又有多少個十年呢?我們一生中有約四分一的時間也是在讀書,如果花了這麼多年,到頭來只是單單為了賺錢,那真是太傻了!讀了十二年書了,我認為讀書不但能夠增進我的知識,亦帶給我無窮的樂趣。在追求知識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遇到不同的難題、挫折,亦會嘗到失敗的滋味,我們應當從中汲取經驗,從失敗中學習,從錯誤中成長。而且,學校就儼如一個小社會,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人際關係與溝通的技巧,對於我們將來投身社會都有莫大的幫助。因此,如果有人告訴你,讀書為的只是賺錢,那麼這個人的眼光實在太短淺了。另外,從讀書過程中所得到的滿足感也是無價的,它絕對是推動我們讀書的原動力。今天起,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朝著它進發,好好讀書,邁向成功的人生,這樣才是不枉此生。
回覆刪除我們壓力源自讀書:夜里一個人寂寞地埋頭苦幹在溫習,為等待考試結果已在上轉搌反倒,為錯失了一兩分已鎖緊眉頭好幾天,使縱事實如些,但讀書使我們學習到五花八門的學問,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單是學習如何去求分數,同時,亦可以更學會如何去與人相處、如何去接受他人,還結識到你一輩子的朋友,大家可以在互相鼓勵下學習,共同挽手一起走過我們最燦爛的歲月。
回覆刪除其實讀書有何苦呢?我們能夠上學學習,已經是萬幸了,有好多人想讀書也沒有這個機會,為何我們還不好好珍惜,還要在自怨自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