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

考好通識三法則

今天讀明報,介紹宣基中學31名中七考通識的同學,有8人取得A級成績,佔全港通識科8%。另有20人取-得C或以上成績,全體同學合格。究竟宣基的老師用甚麽方法引導同學走向這個成功之路,非常值得我們探討。
宣基中學的通識老師提到他們奪A的方法:

1. 不少學生對時事的了解不多,若要教好通識,先要覑手培養他們的社會時事觸覺(Awareness)。他稱,宣基製作「每周新聞摘要」予學生,讓他們對時事有基本了解。

2. 學生須拓闊知識(Broadening Knowledge),根據摘要搜尋相關新聞,累積與課題有關的知識。

3. 最後為建立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透過多讀不同報章,理解不同報章立場如何影響取材角度,並從正反兩面認識各持分者立場等,從而歸納個人立場。

「應考通識沒有方程式!」核校通識老師許承恩笑指,不少學生覺得通識難以取得高分,因為通識打破以往其他科的「考核方程式」,沒有明確的課程內容及考試範疇,反而注重學生的分析及表達能力,他認為透過ABC法則,可協助師生建立教學框架。他又鼓勵學生勇於表達意見,不怕犯錯,老師才有機會協助他們改善文章結構及論點,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由於通識答題沒有範文,他選擇影印學生佳作,供其他學生參考。

專題研習 如何選合適的題目:  以興趣為主,跨領域深入研究
高考通識科除了試卷部分,還包括專題研究,學生須自行選取題目探討,與新高中通識的獨立專題探究類近。宣基中學通識科主任許承恩指出,學生宜「唔熟唔食」,選取自己熟悉的題目發揮,以取得理想成績。該校兩名通識摘A學生便以高達卡通配音譯本及英超聯賽為題,在芸芸研究報告中突圍而出。

喜日本文化 研究高達卡通
姚彤自小喜歡日本文化,將來希望升讀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由於她懂得日文,加上喜愛高達,所以在選取專題研究題目時,最終決定探討高達電卡通於日本、香港翻譯版本的不同之處,分析全球化及本土化的現象。

姚彤憶述,自己初中甚少留意時事,分析力差,升讀中四開始寫綜合人文科的時事評論時,評分僅獲C級,令她十分灰心。低落過後,她決心聽從老師教導,根據摘要搜尋相關新聞,並比較不同報章的社評,了解其觀點的分別,成功培養批判性思考,終於會考綜合人文科及高考通識科摘A。

探討英超消費模式影響
蒲梓軒則熱愛觀看英超聯賽,在教師建議下,他探討本港球迷喜愛英超的原因,及英超對本港市民消費模式的影響。他笑指:「找到自己熟悉的題目很重要,若題目難以掌握,便會影響表現。」

校內通識測驗奠答題技巧   不要怕測驗,它是你的好朋友。
蒲梓軒說,答通識題目時,須先看清楚重要字眼,以免離題。此外,他會透過學校每周的通識測驗,奠定自己的答題結構,如編排引言、加入不同持分者的評論角度及結語等,並訓練作答速度,認為功多藝熟便可在高考答題時保持良好表現。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