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香港發生一件奇聞,一個老婦在水池中遇溺死亡,沒有寫錯字,不是游泳池,而是呎半深的水池.話說老婦在大熱天想在水池邊弄濕毛巾,不小心掉在池中,有清潔工目睹危險,嘗試進入水池救人,但一位自覺是按指引辦事的女保安,竟然斥喝救人者,不准她進入水池(這可是她工作範圍之一),只允許打電話報警求助.最終警方及救護員到達後,証實老婦已經不治.
多麽令人驚奇的工作態度,按本子辦事,其他一齊不用思考.
這件事不是一件單一事件,記得另一樁醫院門口心臟病發事件,家屬跑到詢問處求救,對方只是按情序著病者家屬報警.最後病者失救死亡.
是什麼社會因素構成香港這種指引文化?
1. 發生公眾責難的事件後,政府為了平息民憤,表示自己有跟進,所以往往寫出詳細的工作指引給各前線的工作人員,希望同類型的事件得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指引便成為員工的工作框架.績效的指標,漸漸指引日多,員工自由發揮的空間逐漸縮小.
2. 對於前線的工作人員,怕做決定,怕出錯,於是最好按指引辦事,就算將來出事,員工亦可以免於責任.正所謂小做小錯,多做多錯,不做就不會出錯.
3. 未有綜觀全局的思維模式,亦不嘗試去瞭解明白指引背後的意義何在?
保安在現場的職責是防止人進入水池,那麽背後又是什麼意義呢?還不是為了市民的安全,如果眼見市民生命受到威脅,正是保安的職責去防止意外的發生,那會倒果為因,見死不救呢?
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漸漸落入這個因循的指引文化中,忘卻背後的動機和意義呢?
人的思想已被現實社會蒙蔽
回覆刪除所以我想通識才開始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