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千金難買少年窮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篇關於這主題的文章,勾起了自己若干回憶,為什麼要買窮,窮有什麼好?做父母的當然希望留下自己最好的給子女,窮又有什麼值得珍貴?一連串的問題引發反思,願意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話說最近一位大學舍監訴說新一代大學生的富貴行為:新入學的大學生獲分配大學宿舍,通常宿舍已經提供一般家具牀褥,但竟然有多位自資購買三數千元的新牀褥,希望舍監幫忙處理舊牀褥,甚至有父母向舍監提出可否自資為宿舍房間豪裝一番,需知一般大學生住宿舍會是一年十個月左右,就算明年續租,房間亦可能有變,來年亦未必一定可以申請成功.相比作者(何sir亦是)當年住宿舍,往往不夠傢俱,得向一些別人棄置的舊傢具動腦筋.

年青的一代可會說時代不同了,舊有的生活標準是不合人道的,況且香港是一個高生活水平的地方,生活在其中當然不能夠太寒酸,家有錢,為何不何以用得豪一點?
我自己亦已經人為人父,家有一女,想當然地想把一切美好的東西留給自己寶貝的女兒,但想深一層,物質豐盛與抗逆力二者比較,後者明顯比前者珍貴,與其樣樣照顧週到,生活著重享受,在順境中不覺得有問題,而且生活起來很有品味,可是若然生活稍有不如意,未必是去到兵荒馬亂的地步,可能是金融海嘯,或是地區疫症,甚或是家變,少年人面對如斯巨變,怎樣捱得過去,頂住撐起.君不見大學生情海翻波,要生要死,又可有聽聞,大學生不堪讀書壓力,跳樓圖死,如果你念到大陸新聞,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倒夜香工作,同學們,將來的未知素可多得很呢

香港地產商人施永青先生(中原地產老闆),公開說明自己的財產會成立慈善基金,子女休得分到一分一毫,他說作為父親我已經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這是對他們最大的投資,亦已經藏富於他們了,我不能剥奪他們揾錢的樂趣. 

還記得潘sir 經常提醒同學不好依賴菲庸代為背書包.!
試問我們同學有幾多個能夠為全家人預備一頓晚飯?
學校每年學期初均有家長來電建議學校為初中同學預備校內午膳,使他們不需要奔波勞碌,亦免他們外出學壞.亦有不少家長建議學校為每位同學預備儲物櫃,二套課本,使同學不用携帶這麽重的書本回校.

看看每天有多少父母帶同午餐到中學校園,我校不算嚴重,只有20-30位家長或菲傭帶飯,他們會為自己子女抺枱備飯,坐在他們身旁直到他們用膳完畢,幫手清潔後帶同餐具離開,為的是不想他們學壞,不想他們帶過重的物件回校,不想他們吃無益的食物,不想他們趕著回家午膳...

窮並不可恥,恥於你甘心窮一世!恥於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恥於你對自己無計劃無要求!

窮可以是一種歷練:早些通曉社會的現實,知悉各樣的限制,學曉自我照顧,提高自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認識清楚自己的能力,不是靠家族父蔭,發揮自己的所長.享受自己努力的過程與成果!

4 則留言:

  1. "窮並不可恥"對!!!
    我亦想說:「弱並不可恥!」就以我練跑為例.
    我在跑會中,往往是以最差最後一名完成訓練,是很差勁,也很"水皮"~但我沒有想過放棄!因為我知道,只要我肯努力,肯下苦功,我將來也一定會強起來!就算強不起來,我也不會後悔!至少,我努力過了~
    之前見到有些同學對數學完全失望,也失去努力的動力....我想講:弱並不可恥!努力過後還是弱,那更加不叫可恥!!!

    回覆刪除
  2. 十萬個認同。
    近年看一些娛樂雜誌時,總會發現有很多富豪後代明明還在外國唸書,但每星期都回港出席大大小小不同社交場合去炫耀一番。我認為「富不過三代」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班後代的歷練見識絕對比窮人少。窮怎會可恥?人窮見識才會更廣,眼界才會更闊,這一生的經歷也會比富人更多。相比起努力向上的窮人,一班富豪後代日日活在物質名利之中,早已被一個錢字沖昏頭腦,他們自以為社會地位崇高,看不起窮人,但其實世人只會為他們的無知感到悲哀。

    回覆刪除
  3. 菲庸代為背書包--剝削了學生自己背書包的能力
    家長建議學校為初中同學預備校內午膳--剝削了學生自己選擇午膳(搵食)機會
    父母建議學校為每位同學預備儲物櫃,二套課本--是覺得學生連書本都不能舉的起?放得下?
    之後是不是還要做個隨意門--免得自己的孩子上學遲到?

    這一切一切的行為都是在剝削你的能力,從你小時候要人喂你吃飯,到長大體育課的衣服要同學代拿上課室...看似小事的東西背後都可以看出很大問題.

    一個一出世就註定的有錢人
    和一個經由窮人變成的有錢人

    大家認為哪個人的能力更大?

    如果他們同時遭受金融海嘯,都成了窮人,後者可以無數次找回他應有的,可前者卻沒有能力變回他先前那樣有錢.

    父母的惜子心態溺愛了他們的孩子,那些愛會害了孩子,試問下大家誰小的時候不被爸爸媽媽打到鼻涕眼淚直流,這才是真正的家長的教育,萬事縱著孩子;依著孩子;幫著孩子;呵護著孩子; ※那樣你的孩子只會 完蛋

    回覆刪除
  4. 認同。在我小學六年級時,
    無意中得知有位同學是綜援受助家庭,
    話說那位同學的考試成績很差,
    而且學習態度不佳,品德惡劣,班主任終於
    忍無可忍,把他痛罵一頓,說他不長進,
    不爭氣,父母亦縱容他,事後他仍是我行我素,
    我想他可能是'甘願窮一輩子'的其中一員吧。
    面對窮、富,兩者是相對的,
    '窮的可以富,富的可以窮'
    努力的窮人可以富,懶惰的富者可以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