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期考剛剛結束,各科開始發還試卷,同學們緊張兮兮的核對分數,接著看見部份同學有些微妙的變化,以下描述的可能其中一個就是你!
1. 同學A在手冊的家課日誌寫上 ”2010重新開始”,”向著目標努力” 等勵志語句.
我很感動,知道A君真的想擺脫上學期的散漫,為自己下學期訂下目標,我衷心祝願她能成功!
2. 同學B考試後就判若兩人,積極投入學習生活,竟然主動做 workbook,問數,帶備英文字典機,為自己英文學習訂下新的目標,我看見她眼裡的堅決,深信她一定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3. 昨天看見同學C的數學堂課滿滿的寫上數學題,上學期的時候還是馬馬虎虎,如今卻是主動積極,看見你的成長,是教學最大的鼓舞!
4. 還有 ,同學D,考試後有些落寞,知道你考試有些科目未盡如意,對老師(不是我)有些歉疚,兼且懷疑自己的能力,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作為老師,我們不會只看重你的分數,我們重視的是你個人成長,對讀書的態度,做人做事的原則,請你重拾心情,裝備自己,為未來繼續奮鬥!
如今送上一段 VIDEO, 有用的人
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禮儀師の奏鳴曲

今天與學生一起觀賞這套片子,感覺依然很強烈,得慢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
一直以來,現代人講求效率,社經地位,名譽..., 人的尊嚴真的放得很低下,看一看大悟的父親被二個殯儀館的職員像貨物般抬放入棺,工人們忙碌著完成自己的工作(把屍體入棺),對一個曾經有過生命的軀體沒有多少的尊重,對死者的遺屬亦沒有半分的憐惜,人的尊嚴究竟掉進那裡呢?禮儀師的工作是為他們裝扮得漂漂亮亮,處處體現對死者的尊重,送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整個過程,亦為死者的家屬作慰藉,安撫受傷的心靈,甚至可以化解人間怨結,大悟本身與多年前拋妻棄子的父親作最後的和解便是一個好例子.
世人眼中,個人的尊嚴是否與職業或財富掛鉤呢?作為大提琴手,當音樂家,就算是二三流水準,入息不高,其他人也會崇拜你,但當他們知道你是做一份很卑下的工作,朋友,甚至妻子也會離你而去,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你工作本身的意義,是什麽令大悟緊持下去,投入自己的工作中,看看當初主角本身的抗拒,到後來近乎虔誠地尊重自己的工作,為亡者送行,心境竟然有和諧平靜的感覺,我好想知道戲中主角一再在大自然的環境中演奏那段和諧的大提琴究竟是代表什麼呢?是他個人的心境?抑或是大自然融和的一部分呢?
各位園丁,請齊來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