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星期六

What leads to success?


三分鐘短講簡述成功之道, 你真的想知道嗎? 知道後還要實踐才可得著. 試試聽一聴, 看你可否找出八個成功之要素.
  1. The first thing is Passion. ( 擁有熱情 )
  2. Work. ( 認真工作 )
  3. Good. ( 擅長某些事 or 擁有專長 )
  4. Focus. ( 專注於一件事 )
  5. Push. ( 讓自己不斷進步 )
  6. Serve! ( 為他人提供服務 )
  7. Ideas. ( 富有創意的想法 )
        * Listen (聆聽)
        * Observe (觀察)
        * Be Curious (好奇心)
        * Ask Questions (時常發問)
        * Problem Solve (解決問題)
        * Make Connections (多多交流)
  8. Persist. ( 無條件的堅持下去 )

2010年9月21日星期二

大學資訊日 2010

Information Day 2010

18/9 (Sat) The HK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9 (Sat) The HK Polytechnic University                            
9/10  (S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9/10 (Sat) City University of HK                                              
23/10 (Sat) HK Baptist University                                           
23/10 (Sat) The HK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3/10  (Sat)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0/10 (S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0/10 (Sat) Lingnan University                                                 
6/11 (Sat)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2010年9月18日星期六

新高中各大學收生要求

這裡有一個 pdf 檔, 詳細列明八大學各科收生的要求, 同學可以慢慢細心比較.


  1. 一般而言, 最低要求為 3322 (英中數通);
  2. 預計有二萬三千人達標, 每年資助大學學位約一萬四千個;
  3. 即考獲基本要求不代表有學位;
  4. 部分院校成績要求「超出預期」,相信校方希望設定較高門檻,避免成績較低的學生出現「幻想」,以及提升學院整體收生質素,估計屆時收生實際要求可能比最低要求還要高;
  5. 中學文憑試3級成績介乎會考D至C級之間,科大要求學生兩個選修科均考獲3級的要求偏高
  6. 很多商學院, 工學院及理學院均要求數學達三級或以上
  7. 確認「學生學習概覽」能為大學提供理想的參考資料。在新學制下, 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生學習概覽」, 內容可包括:





    • 「 其 他 學 習 經 歷 」;
    •  校 外 的 表 現 / 獎 項 ;
    •  校 內 學 科 成 績 ; 以 及
    •  學 生 的 自 述( 例如:重點描述印象深刻的學習經歷或為事業訂立的目標)。

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

吃剩的炸雞,竟有這樣的去處


回家見到讀中五的女兒,二話不說就拉著我硬要分享一個吃炸雞的故事,她說這是一個傷感的故事,亦是一個充滿歡樂畫面的故事,起初我以為女兒又找到甚麼環保的故事,訴說吃肉的害處,我女兒已經成功戒除吃豬牛雞的肉食習慣,只不過今次片中的主角,是人類自己。

短片有六分鐘,是2006年柏林影展短片第一名。 類近紀錄片,字幕提及這是真人真事,我亦相信在某些貧困地區,温飽依然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看罷有點兒不知所措,為自己的富足感到欣慰?為自己身處的地點感到幸運?為自己的浪費感到有點兒自責?

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中學生管理時間的方法

「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不能管理時間,就不能管理其他的事情。」

以上是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的名言。他這句話是十分正確的。生活在這一個都市,我們中學生也免不了捲入忙碌的旋渦。缺乏良好的時間管理,不但工作無法按時完成﹐而且會使人煩惱不堪的。中學生除了要應付多個學科,還有林林種中的課外活動,如何能駕馭得來?因此,時間管理成為我們必需學習的技巧。

關於時間管理的研究,不少的學者和研究所都發表過。如美國耶魯大學,就曾列出時間管理的七大要素
(1) 先擬定出你期望達到的目標;
(2) 列出好處;
(3) 列出可能的障礙點;
(4) 列出所需資訊;
(5) 列出尋找支持的對象;
(6) 訂定行動計劃;
(7) 訂定達成目標的期限。

耶魯大學的這項研究是時間管理技巧較全面的展示,然而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姆士於一八巴七年發行的大眾科學雜誌就更細緻地針對人們管理時間的一大弊病——拖延,作出了精闢的述說:「第一,當你讀完這章節,已經有了動機,便立即決定要開始作改變。當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第二,別試圖在太短時間內做太多事。不要推翻自己整個習慣,只需強迫自己現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事情。然後,明早開始,每天都從你待辦列表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對於前述權威性的理論,我們當然該好好吸收。雖然那些技巧是適用於所有人,但作為中學生,那些技巧的運用就有一點相異。於是,我參考前人論述並加入個人意見,先歸納出在良好時間管理中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然後再在兩類中加入具體技巧和說明。

第一類:該做的事
以下我將列出四項事情,都是良好管理時間的方法。

(一) 立定目標
  • 就如我們喜愛的射飛鏢遊戲般,必須有靶,才有中靶的的機會。管理時間也是同樣道理,不定下目標,到一定年齡時才驚覺自己做的事是漫無目的,那過去的時間就白白花了。那為什麼立定目標是排在首位呢?就是因為及早立定目標是與我們將來的成就有關的。跟據耶魯大學的研究,只有百分之三的學生會為自己訂立目標,而這百分之三的學生,其將來成就比其餘百分之九十七學生之總和還要高。可見訂立目標的重要。
  • 而做為中學生,可以先訂立長期和短期目標,然後再分成學業、人際關係等方面。如高中生就可以訂定將來文憑試的目標成積。
(二) 切勿拖延
  • 正如前面引述的學者的言論,拖延是人們浪費時間的元凶。對中學生來說,也愛拖延做自己不喜歡的功課,如作文功課,很多學生都不喜歡,但為了良好管理時間,必須先做。
(三) 設定優先次序
  • 學生一天要應付大量不同的工作,但當中重要的事情一般只佔二至三成。有些學生就是毫不考慮事情的緩急輕重,只顧忙碌,其實回頭才發現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什麼。建議學生把事情分為緊急、非緊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四類,把事按次序做好。
(四) 設定完成時間
  • 一天工作很多,如不訂下每項工作的完成時間,只會使有些功課用的時間太多,有的則過少。如明天有數學測驗,就訂立以兩小時完成,然後用一小時做功課。這項技巧不只適用於功課,其他如休憩、玩樂和練習樂器等也適用。

以上四點是為了良好管理時間該做的事,接著就談談一些影響時間管理而不應做的事。

第二類:不該做的事
(一) 開會或課後預備小組討論
  • 中學生由於參加了不同的活動或是課堂的要求,開會是少不免的。但有沒有發現,會議/小組討論通常因成員遲到出席或種種原因而致使不能準時開始和結束呢?其實一般的會議或小組討論實質只需十五至三十分鐘,所以刻意的話,必須準確控制開會時間。
(二) 聊天 (以前多是電話聊天,現在變成社交網站 facebook,twitter,MSN, 微博)
  • 很多學生都有一種習慣,就是接上電腦後就不自覺和朋友聊起天來。有時候數分鐘,但有時甚至以小時計。其實時間就是這樣輕易地浪費了。
時間管理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若細心比較有良好時間管理的和沒有的人,會發現兩者生活有很大分別:沒有良好時間管理的人生活凌亂,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嗟怨憂愁特別多;相反,有良好時間管理的人生活有條不紊,做事衝勁十足,格外能幹,而且人也開朗友善得多。這裡分享了一些中學生管理時間的方法,也願能管用。若適用的話,就要馬上行動。願你也可以駕馭時間,馬上建立起輕鬆生活!

2010年9月1日星期三

西崎崇子嚴教有心人 - 給教師的我作為反思

亂讚只會害了小孩
在父親自幼薰陶下,西崎崇子習慣做事認真嚴謹,學生在上下課前都要行禮,上堂時亦要態度認真,絕對不能「玩玩下」。她說﹕「我不准學生懶惰。我很嚴格的,學生必須聽從我的指導,也不可駁嘴,這是教育應有的態度。我見到很多小朋友很反叛,對自己的爸媽也沒禮貌,不聽爸媽的指示。」
雖說上課時十分嚴謹,但下課後,西崎崇子跟學生們很親密,每次見面和離開前會互相擁抱。她說﹕「上課時要認真,他們做得好我會讚,做得不好就要責罵。我不會胡亂讚,明明做得不好,說well done、good job只會害了他。不過,我們下課後,氣氛便會變得很輕鬆,有說有笑。」

收生先見家長﹕天分非首要 一定要勤力
西崎崇子的收生準則,原來不是看孩子的天分,而是取決於孩子有沒有「心」。她說﹕「天分不是首要條件,但小朋友一定要勤力,不可懶惰。」

這裡給我有三點啟示:
  1. 我們現在的教師是否有點太就學生,太強調快快樂樂學習,沒有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學生太需要別人的讚美,最有可能就是廉價的讚美!漸漸我們迷失於讚美聲中,對自己的現況或是真正的實力就有所偏差,自己給這個假象矇騙了。
  2. 我們太著重捷徑,希望有所謂天書,名師指點,高手貼題,可是大部份同學都不願意腳踏實地温習每天的功課。
  3. 一般老師會較為喜歡有潛質的同學,一點就明,舉一反三, 但名師對心的重視遠高於天分,要有成就,單憑天分難以成功,若果天分不及人,但只要後天有毅力,不難有所成就。
造成學生的過份倚賴,可能是我們這批滿有愛心的教師錯手造成的。
我今年不能夠再無心加害自己的同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