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中國傑出人士系列 - 高耀潔醫生

頭條新聞 20/02/2010 訪問一位老醫生,她離鄉別井,隻身由中國到了美國,為的是保存了一些不為中國政府高興的資料,老人家的子女對她的對抗很有保留,她為的是什麼呢?肯定不是榮華富貴,甚至有牢獄之災,面對安舒的生活與生命的價值之間的選擇,她毅然選擇出走.同學們,我不是要你們做些什麼,只是要你們曉得世上還有高潔的靈魂.

高耀潔,84歲,前河南大學醫學院醫生及教授,被喻為「中國防愛 滋第一人」;1996年因揭發中國愛滋病禍源「血漿經濟」黑幕、 貧窮農民因賣血感染愛滋病引起全球關注。2009年為保存中國愛滋病真相資料遠走美國。 注: 3:12中的「國 寶」應為「國保」。不是民間醫藥研究者,而是國家安全局的警察,相當於納粹的蓋世太保。(謝謝eyatg提供資 料)


有家歸不得─高耀潔  約6分半鐘
 

  

2010年2月13日星期六

通識科 新年功課

各位4A同學:
新年快樂~因為抱病在身,假期前未能上我們最後兩節LS課,抱歉!
關於您們的功課(IES),繳交日期將為26/2,好讓您們有什麼不明白,可以問我!
另外,您們可以參考以下機構做的青少年研究,思考您們的IES題目的。
青協青少年研究中心 http://yrc.hkfyg.org.hk/chi/index.html
 
加油~
 
MISS LAM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外展日南丫島記趣

男孩相樸論英雄
女童互牽解囚徒
虎年齊躍寓升途
風車不息示自強

 祝新年快樂      重新得力
其他相片可在4A相簿下載

今年的外展日, 事前曾徵詢各老師的意見, 有建議整日聽講座, 參觀, 有建議輕鬆玩一回, 有建議為通識作一個預備.

綜合了各方的要求, 將這次外展日定案為班內聯誼日兼深度旅遊, 希望同學遊玩之餘, 了解一下當地的特色, 空講很難傳遞這個訊息, 故我安排了一份導賞行程工作紙, 並要求同學以旅發局主席的身份, 談及如何推廣南丫島旅遊業. 希望同學不會淪為抄抄貼貼. 認真學習思考與表達.
  1. 在南島書屋內, 我見證著一群同學訪問老板, 雙方言談甚歡.
  2. 在天后古廟內, 我聽著負責人講及填海對生態的影響, 50-60歲當地女士與你談環保, 你有沒有看過那條2.74米生活於3000呎海底下的銀龍真面目呢?
  3. 在風采發電站內, 你見到外國人也來一賭風車的姿彩, 你也聽到同學問及一座風車可以提供多少電量, 121kW, 那麽這個算多還是少呢? 可否換算成 風車可以供電給多少個電燈泡(假設每個20W), 這些都可以豐富我們的縱向及橫向思維.
  4. 在洪聖爺海灘上, 我預備了1.5 小時讓大伙兒可以玩得盡情, 加深團結. 負責的同學亦預備了數個遊戲, 學習群體生活的相處之道. 不是小圈子我行我素, 而是在所屬群體中彼此建立.
  5. 思前想後, 活動本身其實也帶來很多反思學習的機會. 希望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成長. 在群體接觸中找到自己的應有的位置.
何sir有感






2010年2月8日星期一

mindmap 工具示範 - 家長日面談匯報

mind 是一個免費的 mindmap 軟體, 同學可以自行下載安裝, 對繪製 mindmap 很有幫助, 最好是它可以讓人儲存, 修改, 匯出成為不同的格式, 例如 html, powerpoint, pdf, .....

這我用 xmind做了一個示範檔, 本來xmind 檔是可以伸縮的, 一個中央點散開成三個點, 每個點也可繼續擴展或收縮顯示, 不過要有該軟件才可看到效果, 這裡只能匯出成 bmp. 同學可以考慮是否要善用這類工具來做筆記, 或 專題報告時思考的方法. 我也是剛剛初學, 半小時學會基本使用, 它甚至可讓數人一起共同使用.

網址非常容易記    www.xmind.net  

人一世, 活到老, 學到老, 以歡樂好奇的心迎接新的學問, 新的技能!

點取下圖將會有更清晰的圖視.

2010年2月6日星期六

發人深省的分享 (2) 工作

上一次分享談到祖國貧富差距的教育問題,今次換個角度,看一看工作.
每個人都需要有工作,就個人而言,一方面可以賺取生活所需的報酬,亦是自我肯定的憑證,對國家社會而言,每位國民在不同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個彼此照顧,互通有無的群聚.但問題是為何有人營營役役辛勞工作,換取的只是半飽不餓的生活.有人則可以比別人收取數以十萬倍的薪津,是否他個人的生產力比前者多出數十萬倍?薪酬標準是誰訂立的?君不見美國華爾街大行那幫高級行政人員,薪俸比公司盈利還要多,是誰訂立他們稱為花紅的制度? 當然又是那批自封為王的高層.
其實工作真的可以很辛苦,我們需要有一定的才能,找到一份能發揮所長的工作,領取合理的工資,但切忌貪婪,毋忘社會上還有一批人分享不到共創的繁榮,心態上要理解他們的困境,行動上支持社會上合理地分配大家勞動的成果.
1.  為了幾塊錢的生活費
2. 17歲的礦工,他一次背100多斤的煤走1000多米,一次一塊錢
3. 為了生活,這位老婆婆,用她幾乎沒有力量的身體在.....
4.就是那張在網上廣泛流傳,引起了無數爭議的照片。 我想,這張照片最大的現實意義不在於它揭示了社會巨大的貧富反差,更讓人揪心的還在於 - 當這兩個孩子長大之後, 我們又該用什麼來保證他們所代表的兩個階層的和睦相處
5. 還有下面這位可憐的賣紅薯的老人,在影響市容和他要活下去之間,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發人深省的分享 (1) 教育

剛收到一位舊生的電郵,分享對祖國貧富差距的感言,看後真的令人心有戚戚然,不知所措!什麽也不知不代表事情真的不存在,雖然知道社會的不公後你和我也沒有能力改變全中國,但起碼有最基本的關懷!
遇到勞苦大眾,不能夠全怪他們不努力,試想大家的起跑點根本不一樣:他們當中很多人很晚才接觸英文,他們的所謂免費教育還要交很昂貴的雜費,在遙遠的地方,跟本沒有合資格的老師去教授,只能找來初中學歷的媽媽教導高小的學生,為了上學,上一代付出沉重的代價,窮苦學生想讀書還得要靠雙手拼命賺錢.
(1) 最最震撼的呐喊聲,你聽到了麼
(2) ~~~~~~不哭,奶奶賺錢去~~~~~~送你去讀書~~
(3) 這是中國教育制度的悲哀,我希望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看到這些照片,來喚醒億萬中國人的人性,發揮我們智慧的本質,來救助這些人

(4) 為了能上學,每天去給一家窯廠背磚坯,她每次背16塊,重40公斤,走140 ,只得33厘工錢
面對國內貧窮的學子, 我們若再不努力, 我們實在感到慚愧!